8月20日,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决赛中以89比90一分之差憾负澳大利亚,收获赛事亚军。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近日刊文,对球员王俊杰的发展前景展开分析,文中写道:
本届亚洲杯让王俊杰声名鹊起,不少球迷开始期待他未来通过NBA选秀登陆世界顶级篮球舞台。
但也有关心他的球迷表达担忧,认为其在旧金山大学的球队地位尚未稳固,可能影响其成长速度和上限。
事实上,旧金山大学在美国篮坛并非传统强校,历史战绩并不突出。他们上一次闯入NCAA全国十六强“疯狂三月”还要回溯至1998年,而校史上最著名的NBA球员仍是1956年的传奇中锋比尔·拉塞尔。
王俊杰在此的起步也充满挑战。大一赛季他多数时间担任替补,上场机会有限。此前发展较为顺利的他,一度因未能获得教练承诺的出场时间而感到失落。
在他情绪低谷时,郑博文一直给予支持,并劝诫他:“竞技体育没有绝对的许诺,唯有实力才能赢得机会。”
无球可打的日子里,王俊杰坚持加练:清晨出操,夜晚加训,增肌减脂,强化核心与投篮。最终因主力伤病获得首发机会,个人数据也稳步提升。
所有付出终未白费。没有这段争夺首发的艰辛历程和NCAA实战锤炼,他或许难以在亚洲杯赛场展现出近乎“降维打击”的实力。
亚洲杯后王俊杰坦言,除决赛对阵澳大利亚时感受到真实压迫,其他对手如沙特、约旦、印度等队伍比赛强度有限,甚至低于NCAA常规对抗。
郑博文对王俊杰的未来抱有信心。他认为,王俊杰早年多次海外历练已培养出其成熟心态,清楚职业球员的努力方向与自我管理。同时,持续身处高强度竞争环境,也迫使球员专注提升、不断突破自我。
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也强调,年轻球员应当“走出去”历练:“我希望更多中国年轻球员能赴海外高水平联赛磨炼。这不仅有助于他们个人成长,也会整体提升国家队实力,我完全支持。”
尽管进军NBA无疑是王俊杰的目标,但目前他仍需专注当下:如何持续进步、重返校园赛场竞争主力,才是现实课题。